从李白裸奔到白居易静坐:16首古诗里透露的古人避暑秘诀,最后一个太治愈了

捷报比分玩法规则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从李白裸奔到白居易静坐:16首古诗里透露的古人避暑秘诀,最后一个太治愈了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原创 水墨使者 水墨书苑 2025年07月05日 10:21 上海

图片

腹/有/诗/书/气/自/华

夏天是难熬的,古人说“天地一大窑,阳炭烹六月”,跨越了广袤的时光,我们依然同古人一样经历着身置熔炉中的炎炎夏日。

炎炎夏日,骄阳似火,现代人只需轻按遥控,凉风便扑面而来。然而在没有空调的古代,古人是如何与酷暑共处的呢?他们或摇扇纳凉,或静心修身,或临水而居,甚至以诗抒怀,将苦热化作笔下的悠然与豁达。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,不仅记录了古人的避暑智慧,更展现了他们“以苦为乐”的生活哲学。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16首古诗,穿越时空,感受古人的清凉之道,或许也能为现代人焦躁的心绪带来一丝宁静与启迪。

中国人骨子里自古就有乐天知命的性格,往往能从困境中古人避暑自然有他们物理和心理上的利器。

古人自有他们的避暑消暑的办法,

图片

利器一:防暑降温的装备一定要齐。

蒲扇、斗笠、凉席必备,有条件的人家还可以用冰壶。

01

戴复古是最能抓住酷暑特点的诗人,一口气写了五首暑热的诗,不仅有白描的酷热,更有避暑消暑的妙招。

左手遮挡烈日,右手招引凉风,这是夏天的标准手势。汗如雨下止不住,斗笠和蒲扇必不可少。

热归热,可夏天还时不时会来场大暴雨,让天地间还能得到片刻的清凉,这是上天的造物之德。

《大热五首.其二》

(宋)戴复古

左手遮赤日,右手招清风。

挥汗不能已,扇笠竞要功。

南山龙吐云,腾腾满虚空。

一雨变清凉,万物随疏通。

向人无德色,大哉造化工。

02

天热得如在蒸笼里,韩愈消暑全靠了一张品质绝佳的凉席。

蕲州竹笛名扬天下,郑君珍藏的凉席更是稀奇,质地坚硬色泽莹润竹节暗藏,通体光滑细腻毫无瑕疵,像黄琉璃似的,迎来很多人围观。

自五月开始就酷暑难耐,如同坐在蒸笼里被熏蒸,这样的凉席在这样的天气里最适用,可惜我只是个俸禄微薄的小官,可买不起这等珍品。

傍晚归家正自惆怅,恨不得倾家荡产买一张。谁知老友懂我心愿,送来八尺含风生漪的珍品。

让仆人扫地铺席,还没铺好,席子的光彩已经迎来了家中孩童。

图片

这席子好得苍蝇跳蚤都远避,席间似有清风流动。躺下安睡百病全消。老朋友的这份情谊真是回赠明珠青玉都不足以报答,惟愿这份情谊永不褪色。

凉席是避暑的佳品,在韩愈这里比珠玉还珍贵,而真正最珍贵的是朋友之谊。

《郑群赠簟》

(唐)韩愈

蕲州笛竹天下知,郑君所宝尤瑰奇。

携来当昼不得卧,一府传看黄琉璃。

体坚色净又藏节,尽眼凝滑无瑕疵。

法曹贫贱众所易,腰腹空大何能为,

自从五月困暑湿,如坐深甑遭蒸炊。

手磨袖拂心语口,慢肤多汗真相宜。

日暮归来独惆怅,有卖直欲倾家资。

谁谓故人知我意,卷送八尺含风漪。

呼奴扫地铺未了,光彩照耀惊童儿。

青蝇侧翅蚤虱避,肃肃疑有清飙吹。

倒身甘寝百疾愈,却愿天日恒炎曦。

明珠青玉不足报,赠子相好无时衰。

图片

03

钱惟演是个富二代,家里自然是有富贵人家才有的冰壶的,也说明他家有大冰窖,才能储存冬日的冰块。

再喝上一杯冰镇的蜂蜜水。虽然还是热,但比寻常人家度夏要适宜多了。

朝阳染红云霞似火竞耀晨光,双纹桃枝凉席铺在碧玉牙床上。频频舀饮蜂蜜水都难解焦渴,久久怀抱冰壶仍不觉凉爽。忽忆雪岭恨不能随张骞远行,临风窗前犹自傲视羲皇纳凉。最怜那雏燕翻飞自在,径入卢家华堂玉梁徜徉。

《苦热》

(宋)钱惟演

赫日烘霞斗晓光,双文桃簟碧牙床。

频倾蜜勺宁蠲渴,久捧冰壶未觉凉。

雪岭却思随博望,风窗犹欲傲羲皇。

更怜乳燕翻飞处,深入卢家白玉堂。

利器二:多喝水、多吃水果

夏天一定要多喝水,尽管水喝下去马上就变成汗不停地流,但还是要不停地喝水。有冰水更好,但普通人家肯定是没有的,像钱惟演家还能喝上冰镇蜂蜜水的更少之又少。

要是能买到瓜果,那更不要放过,放在井里任他们浮沉,捞出来便能沁人心脾。

04

曾几的避暑良方是躲进清幽的寺庙,头枕经书井水飘瓜果,“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“,十分的惬意。

瓜果若是不易得,那就像戴复古说的那样多喝水。

戴复古焦渴难耐时遇到了甘甜的古井,痛饮险些让井水枯竭。入了喉咙又变成汗水排出,难解胸中的灼热。听说仙界有三危露,与普通的水迥然不同。晶莹剔透似琉璃,寒凉胜过冰雪。如何能得到这样一杯水,浇灭我这灼心的焦渴?

仙界的冰水凡人可得不到,只是戴复古的美好愿望,但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却是不假的。

《大热五首.其三》

(宋)戴复古

大渴遇甘井,汲多井欲竭。

入喉化为汗,不救胸中热。

吾闻三危露,迥与众水别。

其色莹琉璃,其冷胜冰雪。

安得一杯来,为我解此渴。

图片

利器三:一定要有纳凉避暑的好地方

树荫下、山林间、溪水中,都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。

大树底下好乘凉,大夏天,浓密的树荫可真是避暑的好去处。

浓密的树荫底下呆着,有清凉之处就呆在清凉之处,还有屋子一定要南北通透,这样才能将风引进来,尽量少呆在东西窗下,那可是太阳一直晒着的地方。

05

戴复古热得都开始怀念故乡了,因为故乡的夏天没有那么热。

故乡有间老茅屋,虽破犹可挡风雨。门前有五棵大樟树,枝繁叶茂遇风像龙蛇起舞。树荫遮天蔽日,即使六月也不觉得暑气逼人。西晒东窗巧避开,南风穿堂北窗入。为何要离开如此清凉的地方,跑来这里受这般炙烤苦?

《大热五首.其四》

(宋)戴复古

吾家老茅屋,破漏尚可住。

门前五巨樟,枝叶龙蛇舞。

半空隔天日,六月不知暑。

西照坐东偏,南薰开北户。

胡为舍是居,受此炮炙苦。

06

李白更是随性,他找了个避暑的好地方,就是枝繁叶茂的密林里,扇子都懒得打了,直接脱了头巾上衣,任松林里的风吹遍全身,想想都觉得凉爽。

图片

《夏日山中》

(唐)李白
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
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

07

曹植在酷暑中碰上了蛮夷人,夷人可没有那么讲究,直接就躲进了水里避暑,像曹植这样的贵族怕是拉不下面子在人前宽衣解带钻进水里吧?

《苦热行》

(两汉)曹植

行游到日南。经历交址乡。

苦热但曝露。越夷水中藏。

图片

利器四:心静自然凉

夏天的热是无法回避的,除了靠物理降温,更恰当的方式还是静心度夏。心若是浮动的,则周遭的气流都会动荡不息,越是急躁则越会感到燥热,诗人们有一种更重要的避暑利器,那就是静心。少动,将空间做必要的清理,减少杂乱无章,安静地读书,这些都是静心的办法。

08

《大热五首.其五》

(宋)戴复古

天嗔吾面白,晒作铁色深。

天能黑我面,岂能黑我心。

我心有冰雪,不受暑气侵。

推去北窗枕,思鼓南风琴。

千古叫虞舜,遗我以好音。

上天嫌我面色白,将我晒成了铁黑色。

上天能晒黑我的皮肤,可污染不了我的内心。

我心中有冰雪志,就不怕酷热暑期入侵。

推开北窗安静地躺下,想着会有南风吹进来。

遥唤上古虞舜帝,赐我《南风》治世音!

图片

09

梅尧臣在热得流油的夏天,心态很不错,告诉世人不要急躁,热只是暂时的,等秋天来了,就能解放了。

烈日暴晒着世间万物,谁都逃不过这煎熬。干燥的东西快冒出火,湿的东西要流出油脂。

飞鸟嫌自己羽毛太厚,走兽恨身上毛发太多。人们连轻薄的夏布衣都怕穿,更何况严严实实地正装了。

躲进高楼想图个阴凉,却连一丝风都没有。不知山林里的隐士们,是否也和我们同样难熬?苍蝇蚊子日夜骚扰,浑身刺痒抓挠不休。

夏天不仅天热,蚊虫还不分昼夜地乱飞,难熬得紧。

但想想四季轮动不息,酷热的夏天总要过去,之后就是舒适凉爽的秋天,静心等待吧,难熬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。

《和蔡仲谋苦热》

(宋)梅尧臣

大热曝万物,万物不可逃。

燥者欲出火,液者欲流膏。

飞鸟厌其羽,走兽厌其毛。

人亦畏絺綌,况乃服冠袍。

广厦虽云托,呼风不动毫。

未知林泉间,何以异我曹。

蝇蚊更昼夜,肤体困爬搔。

四序苟迭代,会有秋气高。

图片

10

白居易也有自己独特的消暑办法,就是保持心平气和。

要如何驱散这烦人的暑热?只需在庭院里静静端坐,把目光可及之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空,窗下自会有清风徐徐吹过。散去炎热靠的是心境平和,凉意生发是因为屋子里空旷整齐。白居易可是十分享受这样的环境,夏天似乎也没那么难过。

他讲了消暑的方法,却又不仅仅只是消暑方法,过多的欲望只会使人变得更烦躁,唯有静心看待生活,才能寻得人生静好。

《消暑》

(唐)白居易

何以消烦暑,端坐一院中。

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

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

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。

11

王维的这个夏天也热得很,烈日灼烧着整个天地,三山五岳都像立在火云堆里,草木全都枯焦蜷曲,河流湖泊尽数枯干。轻薄的夏衣也觉得沉重,茂密的树荫仍嫌遮荫太薄。竹席烫得难以靠近,葛布衣衫洗了又换。这么热的天让人真想逃离这方宇宙,遨游在无垠苍穹间,也真希望万里长风袭来,把天地间的一切烦热混沌全部吹尽。

这时他突然领悟出来,自己如此躁动不安是因为自己的心境还没有超脱尘世之累,越急躁越会觉得热,他慢慢地静下心来,想着如来的涅槃之痛,瞬间便觉得清凉无限。

《杂曲歌辞·苦热行行》

(唐)王维

赤日满天地,火云成山岳。

草木尽焦卷,川泽皆涸竭。

轻纨觉衣重,密树苦阴薄。

莞簟不可近,絺绤再三濯。

思出宇宙外,旷然在寥廓。

长风万里来,江海荡烦浊。

却顾身为患,始知心未觉。

忽入甘露门,宛然清凉乐。

图片

12

夏天的热是不分白天和晚上的,这年的夏天,杨万里很热,晚上也睡不着,便推开门出了屋子,一个人静静地立在清明的月色之中,听到了静谧的夜里,从竹林深处隐隐约约传来的虫鸣,像夏夜凑名曲,心底越发宁静,忽然他就感到了一微凉意,原来心静无风也能自然凉。

《夏夜追凉》

(宋)杨万里

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
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

13

陆游的消暑之法是喝点小酒,焚香静躺。大夏天里能静躺下来,绝对不是喝点小酒微醺就能做到的,一定要有平静的心态,急躁是万万躺不住的。

烈日下黄尘中世人匆忙劳碌,唯有我陆游在湖滨独自徜徉。撑船的竹梢露出水面,将还在做梦的我惊醒,荷叶随风飘动送来阵阵凉爽。借酒避暑终非长久之计,心静胜热实乃无上良方。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悠闲地躺在藤榻上,漫无目的地望着熏笼升起篆字沉香,这样的夏天也没有那么难熬了。

《夏日》

(宋)陆游

赤日黄尘褦襶忙,放翁湖上独相羊。

竹梢露滴惊残梦,荷盖风翻送早凉。

暑用酒逃犹有待,热凭静胜更无方。

空斋一榻翛然卧,闲看衣篝起篆香。

褦襶(nài dài )

14

曾几遇到的夏天也是十分热的,忍不住探问毒辣的太阳何时才能落山?清爽的凉风究竟躲在何方?但他也有自己的避暑消暑秘方,那就是躲进寺庙里,把经书当作枕头,把瓜果扔进井水里冰镇好再吃。如此一来,寺庙里越发寂静,茅屋越发幽深阴凉。

暑热如此难耐,这时候就不要多想去做什么,吝惜浪费了寸寸光阴。想得多了便容易燥热难当。

《大暑》

(宋)曾几

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

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

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

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

图片

15

心静除了不动不胡思乱想,还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读书,尤其在有如画景致相伴之下读书,更是人生至乐,妙不可言,酷暑哪里还能烦扰到?

郑刚中深谙此道。

五月天又热又湿,众人都说像在蒸笼里难耐煎熬。

只有我静坐幽寂的厅堂,心神安适自在逍遥。

推开窗正对西山翠色,野外的池塘清澈,水面平静。

菱角荷花蒲苇相间,好一派联动的秀美景致。

珍禽栖息在嘉木荫下,水鸟不时掠过波光。

随意地翻看着文书典籍,没有风却能闻到丝丝暗香。

这般境界蕴含至乐,凡夫俗子怎能领会其中的妙不可言?

夏天是很热,但远山青翠欲滴、水面清澈无波、菱角荷花蒲苇相间、珍禽水鸟轻盈,这些都是夏天才有的独特风景,静下心来才能欣赏到如此美景,有如画景致相伴,随意翻翻文书典籍,即便没有风吹来,都能闻到丝丝暗香,是墨香啊。

《书斋夏日》

(宋)郑刚中

五月困暑湿,众谓如蒸炊。

惟我坐幽堂,心志适所怡。

开窗面西山,野水平清池。

菱荷间蒲苇,秀色相因依。

幽禽荫嘉木,水鸟时翻飞。

文书任讨探,风静香如丝。

此殆有至乐,难今俗子知。

图片

古人避暑,既有蒲扇轻摇的闲适,也有心静自然凉的境界;既有山林裸袒的洒脱,也有冰壶蜜水的精致。他们的智慧告诉我们:对抗酷暑,不仅是与天气的较量,更是与心境的对话。在这个空调普及的时代,我们或许少了些汗流浃背的煎熬,却也容易丢失那份“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”的恬淡。愿这些诗句能为你带来一丝清凉,也愿你能如古人一般,在炎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诗意——毕竟,最深的凉意,往往源于一颗从容不迫的心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